Skip to content

從南化到城市的北極星孩子們

在南化國中,孩子們若要走出偏鄉、親身接觸城市的文化資源,需要一段漫長的旅程。

第一天,師生從南化搭乘公車一路輾轉到旗山,再轉車到楠梓,接上台鐵抵達內惟站。步行前往陸戰隊隊史館,學生們第一次聽見「烏坵」這個地名——他們熟悉金門、馬祖,但不知道在台灣海疆上,還有一塊孤懸的小島。這刻,他們理解到歷史並不只存在課本裡,而是與土地、海洋緊密相連。隨後,他們搭乘渡輪至旗津,參觀貝殼館,見識世界各地的海洋之美,也意外看見少數供奉蔣公的廟宇,進一步認識台灣社會的多元樣貌。

第二天的行程,則從新左營展開。師生搭乘台灣好行至東港,參觀今年初才落成的屏東王船文化館,深入理解王爺信仰與燒王船儀式背後的文化意涵。接著轉往潮州鐵道園區,孩子們在鐵道文物館裡看到一件件與火車有關的器具與歷史,原來日常通勤的火車,蘊藏著深厚的文化脈絡。

這一切的學習不是理所當然;偏鄉要進入城市,本就是一場挑戰。公車班次少、班距長,人數一多還可能無法上車,只能再等一小時以上。國道客運常常客滿,只能選擇繞遠、耗時更久的平面道路。這些不便,正顯現偏鄉教育資源的不足。但教育是孩子們的權利,他們有權利看見更廣闊的世界並體驗與知識相遇的驚喜。

這些點滴,正是學會與北極星計畫的老師們持續努力的理由。每一次的行程規劃、接駁安排,背後都是讓孩子們不被資源限制、能自由學習的心願。我們深知——偏鄉的孩子值得同樣豐富的教育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