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論是哪一個新年的開始,
都要永保「感恩的心」。
感謝本會劉 濱常務理事,
引介「東榮電子」賴明妃董事長,
多年來贊助大筆金額,
支持近10個北極星專案,
讓數百成千個學子,
能夠有動力、有希望,繼續向前,
看到如紅衣天使般的賴董事長,
純潔開朗的笑容,
真是位親切慈悲的好人啊!
不論是哪一個新年的開始,
都要永保「感恩的心」。
感謝本會劉 濱常務理事,
引介「東榮電子」賴明妃董事長,
多年來贊助大筆金額,
支持近10個北極星專案,
讓數百成千個學子,
能夠有動力、有希望,繼續向前,
看到如紅衣天使般的賴董事長,
純潔開朗的笑容,
真是位親切慈悲的好人啊!
淑俐的每日學習 113/06/14
偏鄉孩子有許多強項,他們秉性純樸、做事踏實、單純樂觀、講義氣、堅強勇敢、不功利、好相處、活潑、乖巧、品格好,願意嘗試新事物、容易服從老師的吩咐。
但因文化刺激不足、家庭功能不彰、無向上楷模、對未來茫然、較難靜心思考、缺乏學習動力、語文和表達能力待加強,所以常以樂觀來包裝內在的悲觀、掩飾欠缺的自信心。
偏遠地區學校要面對、接受、處理及放下的問題主要是:
1.師資不穩定,多數教師不願久留、經驗不易傳承。藝能科目節數不足,難以聘到專任教師,代理教師流動率高且素質不齊。所以面對學生學力低落的問題,難有長期、具體的改善計畫。
2.學生普遍學業成績不佳,因有時要協助家庭生計(務農及做生意等)而減少學習的時間。學生取得校外教育資或對外聯結的成本(如:交通)過大,無典範或他校同儕可交流。加上少子化,招生更不易,許多學校擔心會「廢校」。
淑俐的每日學習 113/05/12
接續昨日,參與「徒步雙溪」活動,夥伴最有感觸的是:
1.從雙溪國小徒步到貢寮國小,生活在都市的人會覺得怎麼這麼遙遠?但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小段路而已!那兒沒有便利商店、醫院、衣服鞋子店,也沒什麼公車。在都市隨意走一段路就有的各種店家,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。這才想到自己擁有的並不少,若能對別人付出,將是不錯的機會。
2.孩子在黃金學習階段,如果沒有好好栽培,出社會後面對龐大的壓力和競爭,可能會被擊倒,多麼可惜啊!一樣的兒童與青少年,城鄉差距竟這麼大!聽到校長主任的解說,讓我震憾了。教育問題竟因社會變動與交通提升,加速了偏鄉的沒落。
3.好多年不運動的人,這場徒步是超重量級的體驗,但一路上痛苦與感動交織。雙溪國小學生弦樂隊的表演、貢寮國小的香草蝴蝶與大水牛的自然生態、校長帶領學童耕作稻米的計畫。看到偏遠學校教師、校長的奉獻付出,與學童的認真學習,身心一再地被療癒(竟能超越腳上的水泡)。
4.想到偏鄉不少孩子是單親或由祖父母教養,就想到《魯冰花》這首歌:
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媽媽的心呀魯冰花家鄉的茶園開滿花 媽媽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啊~ 啊~ 夜夜想起媽媽的話 閃閃的淚光魯冰花
我們不要灰心,一起來幫忙撐住偏鄉及窘困家庭的單親或祖父母們。
淑俐的每日學習 113/05/11
這次「徒步雙溪」的活動,共有28位夥伴同行,他們覺得最感觸的地方是:
1.偏遠地區的校長們,除致力學生的「多元學習」、與「在地文化」融合,也培養學生的特殊才藝、國際視野,希望吸引外地生來偏鄉就讀。校長們都能快速融入該校及在地文化、經營學校本位,並充分運用老師的專長,使教學效果極大化。
2.偏遠地區因學生人數很少,「混齡教學」已是不可逆的教育趨勢。雙溪地區還能團結當地學校一起「線上教學」,以「共享性教學」增加學生視野。校長們說,在偏鄉,「學校」是支撐孩子們的最大力量,如果學校沒能給他們什麼,他們更難向外發展。
3.偏鄉學校的學生數很少,得前三名非常容易。相較於城市的孩子,課業肯定有明顯的落差。所以才藝、體能等課外興趣的培養,反而是畢業後「帶得走的能力」,再加上「開朗的個性」與「熱情的自信」。
4.但偏遠學校缺乏相關的資源、經費和環境,師資也得之不易,這反而促使偏鄉孩子珍惜難得的機會而更認真學習。希望未來能與本會合作,共創雙贏局面。培養更多優秀及專業的教師,為偏鄉教育注入活水。
淑俐的每日學習 113/05/10
108課綱有三大理念:自發、互動、共好,「自發」是培養自主行動,互動是學習跟自己不一樣的人溝通合作,共好則是關心周圍環境而一起進步。
5月1號到3號的「綠島行」才剛結束,黝黑的皮膚還沒美白,5月9號又花一整天到雙溪五所學校,徒步4小時12公里。
五校的班長–雙溪高中葉俊士校長說,這裡叫做「百萬小學堂」(本會贊助之經費為一百萬),五校一起加入「北極星專案」是為實現「自發·互動·共好」,也就是「一起照顧雙溪的孩子」。從幼稚園到高中,從兩歲算起是「16年一貫」。
在偏遠地區,特教生的比率偏高(近五分之二),也許真實狀況沒有這麼糟,但因為無法理解特教鑑定時的語言描述,所以無法正確回答問題。無論如何,越早開始治療及連續性幫助,效果最好。
雙溪地區因台2丙線通過,反而沒落了,因為遊客不再經過市區。加上地方產業不足、家庭結構改變,大部分隔代與單親教養,以致文化刺激不足。學校是他們唯一的依靠,學校須提供多元才藝,協助他們建立自信。否則很容易因為班級人數太少,缺乏競爭與刺激,而無法展現自我。
昨天夥伴們都覺得親臨學校及當地體驗之後,對偏遠學校的校長及老師都萬分敬佩。這麼短的時間,就能這麼投入及了解在地,實在太優秀了。 明天的「每日學習」,我要從同行夥伴的所看、所聽、所思、所想來學習。
淑俐的每日學習 113/04/07
2017年8月,我與先生倆人徒步中橫公路,也進入了西寶國小,所以這次強震,我特別注意他們的安危。雖然「華人無國界教師學會」還未與之建立合作關係,但希望很快能夠結緣。
受困五天後,花蓮西寶國小59位師生,今早終能搭乘中巴下山,先到南投用餐,再換乘大巴走南迴公路,要繞半個台灣,花10小時才能返回花蓮。下山的路仍相當危險,孩子們看見沿途的大小落石,才感到害怕。
西寶國小位於花蓮秀林,天祥上方的西寶台地,海拔高度915公尺,已轉型為森林實驗小學。強震後對外道路中斷,淪為孤島,所幸該校本來就屬住宿型學校,且校舍未受損、師生均安。
李志成校長說,強震後,有居民幫忙才沒斷糧。這次道路搶通似乎沒那麼快,每次聯繫狀況,回覆幾乎都「也許是明天」。 為了不讓師生被恐慌壓垮,乾脆恢復教學,還考了期中考。校內人員也很快穩住陣腳,考量到餘震不斷,就把課桌椅搬到樹蔭下,孩子在戶外看書、寫作業。
淑俐的每日學習 113/04/06
4/3花蓮強震重創台8線,鄰近的西寶國小成了斷訊重災區。所幸校內60名師生均安,但因道路中斷又為省電待援,每天只在固定時間透過發電機聯繫外界,4/5早上縣府已對西寶國小空投物資。
西寶國小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天祥、梨山之間,台8線多處道路坍方,造成西寶國小15名教師及45名學生受困。4/6空勤直升機飛往西寶國小,載送懷孕老師、受傷學生及民眾共26人下山。4/7天候許可,將載回校內全數師生。
這次強震全國有500多所學校受災,多半建築、設備受損,但在山區、海邊、離島的偏遠學校,受到天災的影響更大。輕微的是停課,嚴重的有生命威脅。每次大雨、颱風、地震,他們停課的時間最長、需要修復的時間也最久,上學路迢迢,大家能體會嗎?
所以,今年「華人無國界教師學會」舉辦「徒步·環島·偏鄉」體驗,用腳走過孩子們的上學路,覺察山區、海邊除了風景優美,還隱藏了哪些危機與不便。例如公車很少,甚至沒有公車。住太遠的學生不能回家,只能住在學校。
2018年10月5日 星期五
親愛的好朋友: 真令人振奮啊!看到「華人無國界教師學會」的立案證書,真有點兒不可置信! 一直以來,一直以來,我對「無國界醫生組織」(1971年成立,199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)佩服得五體投地;所以借用他們部分的名字及精神(針對戰爭和內亂地區、偏遠地區等醫療協助),成立了扶持偏鄉、特偏鄉學校等團體,以及個別教育弱勢者的教育協助組織。 這幾年來,我因為愛上親山親水的健行活動,以及在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「補救教學」這門課的緣故,逐漸發現許多山上、海邊的迷你小學,面臨著許多困境。剛開始我也猶豫,自己能做甚麼?愈來愈了解他們的需求時,反而因擔心自己的財力與能力而卻步。 應該是上天的召喚吧!2017年七月在政大暑修班授課時,我跟學生提到去雙溪灣潭古道健行的景致,有學生力推去新竹縣尖石鄉的鎮西堡神木群健行;湊巧不久我認識了在當地擔任巡迴特教老師的施佳慧,她慨允擔任嚮導,於是我與多位老友一起去了一趟雖艱辛但值得的探險,也因此認識了與山崩危機共存的秀巒國小。我「勇敢」的開始募款、募物資,希望能為秀巒國小的師生打氣。那次的效果很好,除了捐款,我們一行二十多人還帶了米、油、西瓜等食物及日常用品上山,為秀巒國小的老師慶祝教師節。我的高徒張康率領了「夢想盒子藝術團隊」為該校師生表演了兩三個鐘頭,大家都高興極了。 這次快樂的成功經驗,使我的膽子及使命感都變大了。因為撰寫《補救教學》這本書認識了苗栗縣泰安鄉的梅園國小,這又是一個極偏鄉學校;因為既遙遠又美麗,所以被稱為「天堂學校」。我再一次踏上「征途」--去了一趟梅園國小,接著進行第二次的募款—改善設備及募集孩子出去柔道比賽的經費。 2018年四月,我第一次得了「帶狀皰疹」--免疫力下降之故,我知道必須成立一個團體,不能再由我一個人,而是大家一起來幫助教育弱勢者。我知道這是件不容易的事,我並不是沒有掙扎與逃避。但多年來我一直學習恩師賈馥茗先生的「大方」--無私的奉獻,我想應該是回報師恩的時候了。 我知道,成立學會之後一定會更忙碌,要奉獻時間、體力、金錢.…..。我想,我已經準備好了!十分感謝所有會員對我的信任,也開始捐出自己的時間、體力、金錢。但請你們相信,愈捨,愈得。當你付出時,自己的獲得最多。